说起 1984,你想到什么?
一般人会想到今年 36 岁的大叔,豆瓣青年可能联想起村上春树的《1Q84》,资深果粉会想起苹果著名的“1984”广告。那则广告里,穿着红短裤、白背心的金发美女,挑战老大哥 IBM,广告代表了苹果作为一个“弱者”的反抗精神。
我想到的是乔治·奥威尔的《1984》,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,苹果广告里“老大哥的形象,正来源于此。
今天的真实世界,不如《1984》小说里那么扭曲,不过我们也有各种抑制个性、侵蚀独立思考能力的大杀器,比如微博、微信。
“1984”系列设计,就是拿来提醒我们:不要忘记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使用场景
这个系列属于有想法、有内涵的类型,设计本身也使用色彩强调了情绪。不过为了保持火人产品简单、易搭配、相对低调的整体设计风格,“1984”系列采用了隐喻的设计语言,最终效果是懂的人看了会心一笑、不懂的人看了也不会多嘴。
一般不要求正装的工作场合都可以穿它,少数等级森严的大公司,大老板比较僵化,下面的人嘴巴太碎,穿“1984”去上班,也许会有人多嘴,多留一个心眼就好。
生活中可以把“1984”当小众潮牌来穿,遇到穿椰子鞋的 low 逼潮人,绝对不输气势。
设计背后的故事
拿“独立思考”为主题设计 T 恤,比想象中困难,难点不在于如何用视觉设计手段来表达情绪、展现想法,
困难在于使用流程不顺畅。穿“1984”的人对 1984 有自己的理解,但是穿着它去上班、上学,你怎么跟同事、同学解释这个“1984”呢?这比“为什么机械键盘那么贵”更难解释。我做那么多年产品总监,肯定受不了一个不顺畅的使用流程。最后还是机械键盘启发了我:老子就是喜欢花大价钱买很吵、很硬、很小的键盘,Whatsoever 吧!不解释了!
这样子再回到视觉设计,事情就很简单了。最新完成的是上面第三款红色徽章版本,割裂的色块暗示对立的群体,振臂一呼的小人代表我们每一个个体…你们可以逼我站队,但是你们 MLGB 不能强迫我放弃独立思考。
小人的形象,参考了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乐队(RATM)著名专辑 “The Battle of Los Angeles”的封面。音乐是设计师的好朋友,我一边设计一边听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的歌,虽然听不清楚歌词,但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反抗和力量,这跟《1984》的小说、我们的“1984”设计都有了意想不到的共鸣。
原先尝试过警察形象的小人,设计更接近原著的思想。但是这样的设计没有代入感,只能表现压迫,并不能强调反抗,所以放弃了这个设计。
另外还有一个设计上的小难点:因为《1984》这部小说太有影响力,它被翻译成各种语言,被出版了无数次,各国的设计师、艺术家们,用不同的设计诠释了这本书,其中不乏精品。设计“1984” T 恤时,我不得不做了一些研究,去避开那些已有的设计。比如很多版本的《1984》封面采用了眼睛、监控镜头,来表现政府的控制,我彻底放弃了这些设计思路。(这里有一篇文章介绍各种不同版本的《1984》封面:1984 IN COVERS)